塔西陀根据日耳曼民族苏维汇人将之称作“苏维汇海”(Mare Suebicum)[3],而第一个将之称作“波罗的海”(Mare Balticum)的则是11世纪德意志编年史家不莱梅的亚当。“波罗的海”一名的来源没有定论,它可能与日耳曼词汇belt有关,指代两条贝尔特海峡,但也有人认为它来源于拉丁语词汇balteus(“腰带”)[4],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贝尔特海峡的名称可能也与丹麦语中的bælte有关,其含义同样是“腰带”。不莱梅的亚当将海域比作一条腰带,因为它横贯陆地,就如一条腰带一般(Balticus, eo quod in modum baltei longo tractu per Scithicas regiones tendatur usque in Greciam)。他也可能是受到了老普林尼作品《博物志》中的一座传奇岛屿的影响——普林尼提到了一座名为波罗的亚(Baltia或Balcia)的岛屿,并参引了皮西亚斯和色诺芬的言论,他指的可能是皮西亚斯在自己作品中提到的一座名叫巴西利亚(Basilia,意为王国)的岛屿。“波罗的亚”也有可能来源于“腰带”一词。另一种说法是这一岛屿的名称来自于原始印欧语词根*bhel,意为“白,美好”。这一词根及其基本含义在立陶宛语(baltas)和拉脱维亚语(balts)中得到了保留,由此人们提出了海域的名称来源于一种波罗的语族语言的假说[5]。